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· 健康课堂 · 科普园地

健康课堂

​【父亲节】3个穴位+2道药膳+2款代茶饮——爸爸必备的仲夏养生指南

作者:副主任医师 白桦 来源:综合内科 发布时间:2025-06-13
字号: + - 14

本期专家: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白桦

芒种时节麦浪翻,夏至未至蝉先鸣。仲夏时节与父亲节相遇,恰似父爱般炽热绵长。中医认为“夏气通于心”,此时阳气外浮,最易耗伤心血;暑湿困脾,又常致食欲不振。仲夏天地间湿热交织,心悸、腹胀等心脾失调症状常见,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,也是调理脾胃黄金期。父亲节之际,让我们用中医智慧为父亲筑牢健康屏障。下面这些夏季养生小妙招,送给每一位辛勤付出、默默奉献的父亲。

一、起居调摄:顺天时而为

仲夏宜“夜卧早起”,但请勿迟于23点入睡。晨起后建议饮用200ml温水,既补充夜间消耗,又唤醒脾胃功能。正午11-13点心经当令,可以闭目养神15分钟,如果午睡可延长至40分钟,但需在腹部盖薄毯护脾阳。

二、运动处方:动静相宜

1.简易排湿操:晨起拍打腋窝(极泉穴)+腘窝(委中穴)各36次,可疏肝健脾,祛湿排浊。

2.仲夏养心功:傍晚面向西方练习“呵字诀”(发“呵”音吐纳),配合踮脚运动,可清泄心火,改善心脏功能与气血循环。

三、穴位保健:心脾同调

晨起按压内关穴(腕横纹上2寸)3分钟改善胸闷,餐后按揉足三里(膝盖下3寸)5分钟促进消化。这两个“万能穴”的组合使用,具有气血双调,心脾同调,形神共养之效。

四、膳食智慧:清补有道

1.时令药膳:

莲藕赤豆煨排骨:莲藕、赤小豆、排骨炖汤,功效清心火、祛脾湿。

三豆饮:绿豆、黑豆、赤小豆,连饮7天,功效解暑护心。

2、代茶饮方:

西洋参茶:西洋参、麦冬、陈皮,气阴双补,适合气短乏力者。

荷叶茶:荷叶、山楂、茯苓,降脂消胀,适合大腹便便者。

温馨提示: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
五、防暑妙招:古法新用

1.佩兰香囊:可将佩兰、薄荷、石菖蒲装入香囊,悬挂于车内或办公桌,芳香化浊、祛湿防暑。

2.五叶枕:收集薄荷叶、竹叶、桑叶、荷叶、枇杷叶,晒干制成药枕。具有清热、降火、镇静、安神的功效,可改善睡眠时的热应激反应。

六:特别提醒:仲夏三禁忌

1.忌汗出当风:运动后立即吹空调,会导致卫气不固易致邪气入体,易致暑湿挟寒。

2.忌寒饮伤脾:过食寒凉及冷饮之物,可导致寒凝胃肠、脾胃受损,甚至伤及心阳。

3.忌露宿纳凉:子时(23-1点)露天而眠,易卫气受损,风寒湿邪入侵诱发疾病。

这个父亲节,不妨亲手为父亲泡制一盏西洋参陈皮茶,在氤氲茶香中为他按摩内关、足三里。当夏日的蝉鸣掠过斑驳树影,那些藏在穴位按压中的关切、融入药膳里的牵挂,或许正是最长情的健康告白。毕竟,守护父亲的心跳节律与脾胃温暖,才是岁月最好的馈赠。

相关科室 | 相关医生

综合内科门诊(经开区)

综合内科门诊(经开区)

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成立于2017年10月经开区院区开诊之际,是第一期开放诊疗的临床科室。2023年3月6日,在医院、经开区和分院区的多方筹备支持下,依托综合内科成立中医经典病房,旨在根据国家中…

白桦 副主任医师

擅长:

脾胃、肝胆系统疾病及内镜下诊治等。对反流性食管炎、萎缩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消化性溃疡、难治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、肠易激综合征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脂肪肝、胆石症,及中医腹胀、腹泻、便秘、口气、…